2岁先心宝宝顺利“补”心

2023-08-02 11:47:20 来源:佛山在线


(资料图)

近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心血管团队成功完成一例“不开刀”的DSA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帮助一名2岁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顺利“补”心,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患儿小君(化名)今年2岁5个月,数月前检查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随后前往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心血管专科副主任医师陈亮接诊后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完善体格检查及心脏彩超,发现患儿为继发性房间隔缺损,且缺口较大,同时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已影响生长发育,急需封堵治疗。

经过严格术前评估及全院多学科讨论,小君符合介入封堵治疗指征,无明显禁忌症,决定采用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将她缺损的心“补”上。

为保障手术顺利,医院开展了全院多学科会诊,并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副所长张智伟亲临指导。

7月20日上午,在儿科心血管专科团队与手术麻醉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小君的手术顺利开展。术中,专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经股静脉顺利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根据患儿年龄及实际需要,采用新型氧化膜单铆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并取得成功。

术后复查,患儿心脏彩超和胸片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查体心脏杂音消失,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两天,小君家长带孩子办理了出院手续。

据了解,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对于此类问题,介入治疗可帮助患儿更快恢复。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无疤痕等优势,一般无需输血,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更好地满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求。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炜健通讯员李国伟

编辑 | 梁健婷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