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醉”美之约!中山西区街道举行千人醉龙大巡游

2023-05-29 18:00:58 来源: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翎 通讯员 杨欣月图/通讯员提供

5月26日,中山市西区街道热闹非凡,千余名市民汇聚于该市富华道天悦城广场,共同见证“文化强区 醉龙聚力”第十三届中山市西区街道醉龙文化活动暨消费促进月精彩开幕。


(相关资料图)

醉龙文化活动精彩开幕

非遗为媒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一点天庭,福星高照,国泰民安……六点头尾,六六大顺,由头顺到尾!”随着主礼嘉宾挥毫落笔,用朱砂为狮头开光点睛,第十三届中山市西区街道醉龙文化活动暨消费促进月正式启动。“点睛”后的舞狮好似被唤醒了一般,开始摇头摆尾,上下翻腾,变得活灵活现,富有生气,引来了在场千余名群众的阵阵喝彩。

最是文化韵流长,非遗技艺薪火传。自2008年醉龙舞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西区街道注重强化对醉龙舞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醉龙文化活动品牌。历经十六载,醉龙文化活动已成为西区影响最广、关注度最高的公共文化盛事。

本届醉龙文化活动以“文化强区 醉龙聚力”为主题,隔空联动天悦城、烟洲小学、湾区彩虹潮流集市三大会场,开展“一二三百千万”系列活动,以非遗体验、主题集市、文艺演出、醉龙巡游等乐游项目创新解锁非遗的N种玩法,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视觉盛宴、文化大餐。

“一直以来,西区街道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持续擦亮‘醉龙舞’这张国家级珍贵耀眼的文化金名片,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西区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王菡在致辞中表示,十几年来,西区街道每逢四月初八举行的醉龙文化盛会,承载了一座老区的文化记忆和人文底蕴,体现了西区以非遗活态传承为抓手,驱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胸襟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区实践的新征程中,举办第十三届醉龙文化活动,是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举措,是以醉龙文化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传统技艺+创新元素

探寻文化传承新路径

在烟洲小学,学校的广场上铺着一条洁白的长卷,百名师生拿着画笔正在尽情涂画,不一会儿,数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醉龙呈现在画面中,“文化强区 醉龙聚力”8个大字醒目耀眼,这就是本届醉龙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百人绘醉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新生力量的传承和发扬。烟洲小学作为醉龙舞传统项目传承学校,以醉龙为主题创编特色课程,编排历史短剧、醉龙操,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发展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小小醉龙舞传承人。

千人醉龙大巡游

舞龙作开场,锣鼓来助阵。当天上午10时许,伴随着启动的汽笛声,由长洲醉龙队、长洲北堡醉龙队、罗梁醒狮队等组成的长达百余米的巡游队伍从天悦城起步,开启千人醉龙大巡游。

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一路欢歌笑语,在大街小巷祈福巡游,并为街坊朋友近距离表演醉龙舞、左手棍、罗梁醒狮等精彩节目,所到之处引得市民游客纷纷围观、拍照。

市民游客看巡游

“精彩、热闹”是市民王先生参加此次巡游活动的真切感受。当天,他带着家人一路跟随,想让孩子感受一下西区传统民俗的魅力。“醉龙舞非常有韵味,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其中,把这些传统传承下去。”他说。

明信片里看非遗,方寸之间荐西区。启动仪式现场,充满醉龙元素特色的明信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领导嘉宾纷纷亲手书写文字,将祝福语和对美丽西区的热情推介寄托在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上,并投入邮筒内,等待邮寄至远方。

据悉,本次活动以“醉龙杯”明信片设计、手工艺品创作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的作品为模板印制了一万份明信片,打造了一个方寸之间展示西区风采、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平台。

文化惠民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盛会

启动仪式现场,以醉龙为主题的歌舞、朗诵表演也是重头戏之一。弥漫着阵阵酒香的舞台上,伴随着激昂有力的乐声、鼓点声,醉龙舞传承人时而舞动龙头龙尾,时而举罐痛饮,踏着似醉非醉的舞步,乘着酒兴把酒喷洒空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千古长洲,千古传承……酒饮微醺,舞臻妙境,醉步蹒跚气若虹……”来自中山市朗诵协会的三位老师倾情演绎的《沁园春·醉龙》声入人心,激越雄健的词句、抑扬顿挫的语调与醉龙舞自如挥洒、豪壮大气的精气神韵不谋而合。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本届醉龙文化活动期间,西区街道将围绕器乐、戏剧、朗诵等主题,推出三场精品文艺演出。同时,借着启动仪式的契机,西区街道创新推出高品质文艺演出品牌“乐舞铁城”,并将于年内每月推出乐器、戏曲、朗诵、舞蹈等至少一场精品文艺演出,将演出送进旅游景区、文创园区、商圈广场等地,不断丰富文化惠民内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艺力量激活一方水土、赋能经济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潘丽玲

标签:

最新内容